首页

优美之家vip会员

时间:2025-05-29 10:01:41 作者:辽宁大连一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 浏览量:35727

  中新网沈阳5月28日电 (记者 杨毅 韩宏)辽宁省政府新闻办28日发布消息称,一季度大连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量质齐升,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实现首季“开门红”。

  辽宁大连有效投资和消费扩容成效明显,金州湾国际机场加快建设,长海跨海大桥建设全面启动,辽东半岛水资源配置、庄河核电前期工作加速推进,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

5月28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现场。韩宏 摄

  消费动能加速释放,文体旅消费亮点纷呈,“空中看大连”成功启动,实施促进演唱会经济发展10条措施,文化、体育、娱乐营业收入增长15%,大连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增长15.1%。

  据介绍,大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英歌石科学城创新发展,获批5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新获评雏鹰企业109家、瞪羚企业22家。

  传统优势产业支撑有力,船舶制造强势增长,恒力重工、大船、中远重工和中远川崎等头部企业快速发展;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配套产业大会吸引200余家配套企业参加,19个项目成功落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石化产业向高端延链补链,恒力新材料陆续投产,中石油系列项目稳步推进。

  一季度,大连规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8.4%,高于全部规上工业7.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7.6%,连续2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大连技术合同成交额50.8亿元、增长18.7%。

  新兴产业聚能起势,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开园,大连市成功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布局低空起降点280个,开通3条陆岛直升机航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方面,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大连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新达盟、正大能源等重点项目实现增资。自贸片区整合提升加速,国内首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岸基加注业务落户,2架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业务落地,大窑湾保税物流中心运营。大连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多地“上新”丰富消费场景 惠民生乐享平台澎湃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期,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有关税费政策的公告》,将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年应纳税所得额标准,由不超过100万元提高为不超过200万元。

各行各业“百舸争流”力争上游 迎着春天新的发展图景正加快绘就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事发后几分钟内,普京就知晓了这起恐袭事件的相关情况,并持续掌握最新信息,已就莫斯科近郊音乐厅遭袭击事件作出了所有必要的指示。

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被“双开”

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检察院以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郑某某涉嫌逃税罪提起公诉。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单位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仍未补缴,已构成逃税罪。被告人郑某某作为被告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亦构成逃税罪。四川省仁寿县人民法院以逃税罪判处被告单位四川某食品有限公司罚金;被告人郑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未补缴税款责令追缴。一审宣判后无抗诉、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江苏实施十大行动帮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发布会开始前40分钟,新闻发布厅内已座无虚席,不少记者站在座位区两侧等待发言人入场。本次全国两会吸引超3000名中外记者踊跃报名。刘结一在会上介绍,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4日下午开幕、10日上午闭幕,除发布会外还将举办3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

“沈阳—温哥华”跨境电商全货机新航线开航

悉尼10月15日电(记者 顾时宏)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简称新州)侨胞于14日晚热烈欢迎来访的广东海外联谊会访问团,并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温情的联欢活动。

相关资讯
致敬!山东4人分别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三是塑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开放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加快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质量,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机制,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以释放数据红利,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优化生产关系,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市场经济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助力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放大各自比较优势、合力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与其他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更好融入和支持新发展格局。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来看,东部引领、中西部跟进的态势越发鲜明。其中,深圳依托“产业创新+科技领先”绝对优势,首次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178.6万辆,超过了上海的128.68万辆和西安的98.38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中部地区的合肥、长沙,西部地区的西安、重庆以及东部地区的济南跻身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前十城市。科技创新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为产业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